•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校长信箱
  • 图书查询
教育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当网络语言袭来……——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看待网络语言【杨馥宁】

作者:马红娟    发表日期:2011-11-2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调整:[ + 放大 - 减小 ]
当网络语言袭来……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看待网络语言
 
杨馥宁
西北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网络语言的出现。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规范冲突和它的负面影响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冲击。如何正确的面对网络语言?语文教学应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网络语言,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优化学生语文学习语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杜绝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
关键字:网络语言   传统语言  语文教学    规范           
  “偶班的GGMM酱紫决定去操场上给他+U”,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开赛半个多月来,已有200多篇作文因为这样滥用网络语言被大赛组委员“红牌”罚下,取消了参赛资格。
  “今天,偶的海龟GG回来了,他真是酷毕了,妈妈说GG是学电脑的,嗬嗬,偶觉得他很像一个黑客,偶很稀饭他,将来偶也要像他一样,做一只大海龟!”
……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令人应接不暇的网络语言现象在网络上、生活中甚至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纷纷亮相,这一新鲜事物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何谓“网络语言”?
什么叫做网络语言?我们不妨利用网络对其进行解释,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上我们看到的解释是这样的:“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从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二、网络语言的出现所引发的社会论争。
网络语言一经出现,马上引燃了社会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
有人认为,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文言文――白话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今天我们的语言,其本身就是发展的产物。沿着这条思路,很多人认为网络语言虽有自身的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语言系统本身的一次正常发展出现,它带着时代气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提出了相左的意见,他们认为:网络语言是粗鄙的、庸俗的、低级的,这种语言缺乏传统语言“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式的优雅与含蓄,没有系统的语法规范,破坏了原有的语言体系,是电子时代发展的负面产物,应该予以坚决的制止。
还有第三种声音,他们认为:存在即合理,对于网络语言的存在与发展,他们持观望的态度,既不表示支持,也不提出反对。 
  这几种声音的出现,一方面表现出大众对于“网络语言”这种新兴语言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大众对于“网络语言”这种新兴语言的无奈迷惘。
三、冲击下的语文课堂。
  当网络语言迅速的进入我们的生活时,它也影响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面对着学生课堂上频频使用的“哇塞”“酷毙了”等新鲜词汇;作文中让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各种古怪图标,我们究竟何去何从?这成了困惑众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身边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实际调查,通过和这些一线教师的深入探讨,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
1. 禁止使用网络语言。(3人)
  一部分老师认为,虽然网络语言在学生中间现在非常流行,但是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还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传统教学上。毕竟,目前还没有正式文件真正认可网络语言,所以,在传统教育面前,网络语言显然是违规的,教师应该严格的禁止。
    2. 老师应对学生引导和约束7人)  
     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在平时教学中,作为教师,在语言规范化方面,要及时地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进行引导和约束,同时强化语言规范化的概念,利用《现代汉语》等工具书进行筛选,从而保证学生使用语言的纯洁性和正确性,确保主流语言的权威地位。
3. 恰当的使用,凸显其优势。(2人)
当然,还有部分年轻教师认为,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网络语言有其自身的优势,它活泼生动、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能够体现当代学生的个性和独特风貌,恰当的使
快速导航
校内公告
关键字搜索:
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