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拂,落叶纷飞,这深秋季节独特的韵味,让人陶醉其中。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们满怀好奇与憧憬,开展了一场有意义的研学旅行。
第一站 秦岭野生动物园






这里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惊喜的地方,每个角落都有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同学们在美轮美奂的大自然中,探索、认知动物的奥秘。
首先,同学们坐上观光车,来到神秘的大草原,观赏到了来自亚洲的食草动物和来自非洲的大型食草动物。在猛兽区,同学们近距离欣赏了食肉类大型猛兽。在海洋表演区,可爱的海狮海豹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演出,引得大家拍手称赞,同学们被海洋动物的聪明所震撼。在两栖爬行馆,同学们细致观察了大象、犀牛、河马等陆地上体型排行前三名的哺乳类动物,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物种起源。
接着,大家来到了奇幻上林苑。在这里观看了由多国演员带来的精彩演艺,同学们为演职人员的敬业精神所深深感动。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小熊猫、猴山、天鹅湖、灵长馆、金丝猴馆、猴苑等场馆,还来到了园区最大的涉禽湿地——天鹅湖,观赏到了二十多种珍贵水禽,如:高雅圣洁的天鹅,体态优美的大雁和洁白无瑕的白鹭,也观赏到了黑天鹅爸爸妈妈带着刚出生不久的“丑小鸭”遨游世界。
第二站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秦岭国家植物园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独特、生态价值最高,原始山林保护最好的植物园,也是全国唯一冠以“国家”二字的植物园。
同学们跟着研学手册一路前行,四宝科学公园里可爱的动物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植物园里纷繁多样的植物令同学们赞叹不已。灵活可爱的金丝猴或你追我赶,或一家三口温馨相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一边吃着美味的竹子,一边比划着“功夫熊猫”的经典动作。唯一的棕色大熊猫“七仔”也在同学们热烈的眼神中酣睡。一只只羚牛在阳光下悠闲地反刍,朱鹮也在郁郁葱葱的林间展翅欲飞。
第三站 秦岭国家植物园



法国梧桐和中华梧桐到底有什么区别,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如何繁衍生息……这些新奇的知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在3D影像的加持下变得形象可感。孩子们穿梭在各个园区间,了解了秦岭动植物的多样性、特点及发展历程,在领略秦岭北麓的壮丽风光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秦岭山脉作为生态屏障的重要意义。
第四站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步入关博院,古老的建筑散发着岁月的韵味,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同学们赞叹于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图案,讲解员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周秦汉唐的历史变迁,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无论是屋檐下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还是墙壁上精致有趣的图案,都展现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造型别致、栩栩如生的拴马桩、铁钟、兵器、度量衡、传统婚嫁等展厅,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的民俗器物,让同学们目不暇接,也了解到了古人生产、生活、审美的器具,感知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审美情趣和哲学智慧。
在梨园,同学们聆听了国家级非遗千年华阴老腔的精彩展演,并兴致盎然地参与了该项目的教学唱等体验环节。除此之外,大家还体验了剪纸和汉画像石拓印活动,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研学旅行,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大受震撼,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心中也升腾起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也让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境界,增强了文化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都在心中萌发了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和践行者的强烈愿望。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此次研学旅行激发了西大附小玉兰学子们对秦岭的探索与热爱,唤起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领略秦岭壮丽风光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