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代谢,日月更迭,在时间的长河里总是有太多的奇妙,比如:语言。人类的语言自出现就有着一项特殊功能,那就是建构想象故事,我们一代一代听着那些美丽的故事,一步一步的实现着传奇。回顾历史,有三皇五帝时动人的神话传说,有春秋战国时的稀世珍宝般《诗经》,还有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以及流传百年的四大名著,无不在告诉我们汉语言的旷世之美。而语言被我们传到现在,依然在发挥着他最初的作用。作为一名老师,一名教语言的老师,该如何让语言发挥它应有的光彩呢?
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说:现在的中国文盲少了,美盲却多了。这很值得我们思考,难道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仅仅是在做扫盲工作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确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切实肩负起曾经的旷世之美让其再创辉煌。
站在台下,静观语文教改的路程:古代私塾文章教学:讲——读——背。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模式)。但到1902年语文学科独立设科开始的一百年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致经历了“读经教学——读法教学——读文教学——语文教学”等名称的演变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今的教学提倡主体观——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使其师生关系民主、合作、和谐;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也切实保证学生充分、自主、独立的语文实践。阅读观——从“还原”到“建构”。重视个性阅读使理解更加丰富而全面。过程观——从“传话”到“对话”。强调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走进课本,静思教学,如何演绎课文这个例子。我尝试这样做:在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解题环节时,了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还有其不同时期的作用(如古时候的祭祀,现在的观景),与此同时补充四大名楼知识,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以及山西永济鹳雀楼。随机复习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怀,欣赏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种宁静致远而又流动着水天相融的美景。在走进《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水桥上,送友西行,折柳为别,吟诵诗词。那座送别的“渭水桥”演绎了无数伤感的故事。西行的商人,西征的战士,无不向我们再现它的历史价值。可歌可泣的古桥也因为唐玄宗携杨贵妃西逃而焚毁成为了“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这些是历史也更是语言的传奇,学生应该知晓更应该学习。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在了解恐龙演化过程的同时,了解我们人类从7万年前有认知的智人到12000年的农业革命,再到500年前的科学革命,直至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近代,都在演绎着我们人类进化的神奇。所有这些,都是在学习语言,更是让孩子享受语言的魅力,欣赏语言故事的智慧,创造语言所要表达的梦想。
走上讲台,看着期待而又有灵动的眼神,将如何开始语言教学,我觉得要渗透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创造美的语言,以此提高审美能力。如对课文的范读,这不仅是课表的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它更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就是要“声情并茂”、“传情达意”)这不就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称的“美读”吗。叶老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如教学《观潮》一文时,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而奇特。教学中范读课文后,不仅让学生有了整体感知的印象,范读也给了学生一种画面感,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激发了学生先闻其声,再观其形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因此我觉得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就应做到,通过示范朗读把这种“美读”技能传授给学生。
带领学生寻找美、创造美。想让学生表达美,还需要做到在课堂上给于一种基调,那就是可以谈笑风生,可以如沐春风,可以群情激昂,诸如这样学生思维才会启动、活跃,美的火花才有可能绽放,甚至散发出异彩。除此之外,课堂作业更是一块培植美的肥沃土地。大量练习造句、小练笔以及绘画,这些都给学生发展思维,训练语言表达,创造美的诗篇搭建了平台。如,在学完第一单元课文后,让学生根据第一单元的词语盘点写“海边的景色”“瀑布的景色”(学生例子:清晨,朝霞洒在海面上,似橘红的地毯。远处,在水天相接的地方风平浪静,几只渔船若隐若现。正在这时,我昂首东望,一阵海风刮起,海面上的浪潮一波又一波,顿时漫天卷地般涌来打在沙滩上哗哗作响。我由衷地感叹道:这真是一片奇异的大海。)在这些文段中很清楚的看到学生能将“涓涓细流、若隐若现、水天相接、帘帘飞瀑、滔滔江水”等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不仅是积蓄,更是发展。又如学生的作品中还有(学生例子:
想象星星
我爱看星星
我爱看那漂浮于宇宙中的星星
虚幻而又渺茫
我爱看那散发着美丽光芒的星星
耀眼而又璀璨
我爱看星星,我更爱想象星星
我会把它们想象成一朵朵花儿
它们绽放着迷人的姿态
我会把它们想象成一个个诗人
它们吟咏着美好的故事
我会把它们想象成一盏盏明灯
它们照耀着可爱的大地
啊!我爱星星,我爱这一朵朵花儿,一个个诗人,一盏盏明灯。
这些都是在运用语言构建联系、激发想象,让学生脑海中的那片海洋更加的波澜壮阔,编织出更美的诗篇,更美的故事。这不就是语言发展的智慧吗?画语文。如,画爬山虎的脚,学小动物一单元时画喜欢的小动物,画长城,画颐和园的移步换景游览图,画搭石等等这些都是在让学生梳理美,体会美,表现美。因为我一直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美可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实施。如我们能要求孩子写一手好字,为什么不能要求把自己理解的文本从想象中再现成直观的画面呢?我觉得这本身应该是很美妙的过程。卢梭认为:所谓儿童期就是理性的睡眠(2—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发育首先须重视感官教育,因为这是为智育做的铺垫。那么感官培养中绘画是很重要的途径,因为它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去理解、判断和记忆。因此画语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开启这扇窗,要尝试打通学科间的联系,建构起更利于学生和语文双项发展的渠道。
语言的神奇从它最初的目的发展到现在,一直都未停止,甚至因为我们人类得智力让它有了飞翔的翅膀,而这翅膀正是我们-------教师,准确的说应是语文教师所给予的。因此我们绝对不是也不应该做扫盲工作者,而应是美的传授者,美的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