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西北大学附属小学(本部)精彩上演。本次活动以"以'智'提质 以'新'育心"为主题,聚焦数字素养提升与语文课堂创新,吸引了来自"名校+"及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
活动伊始,语文学科主任蒋海丽致欢迎辞。她表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课例展示环节,樊佳奇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一课独具匠心。创设"劝说剧场",让学生与AI扮演的宋人对话,并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让"韩非子"现身课堂,为传统寓言教学注入了科技活力。陈凤至老师的《猴王出世》则以沉浸式情境开篇,通过AI技术实现学生与"猴王"的隔空对话,让经典文本焕发时代魅力。


西北大学附属小学执行校长马红娟作了题为《当语文老师遇上AI,素养课堂的诗意栖居》的主题报告。她强调,教师要善用AI技术打造"智美课堂",同时也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活动特别设置了AI互动环节,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让参会教师围绕技术融合、实施策略等维度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教师们对教育创新的热情。

此次教研活动为集团校际合作搭建了新平台。未来集团将持续开展常态化教研交流,通过优质课程共享、数字化教学经验互鉴等方式,促进各校语文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