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随着体育2组亮课活动展示的结束,西北大学附属小学综合学科组亮课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活动以AI融合+学科思政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科团队集体智慧,综合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相互观摩学习。
亮课活动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经历了“集体选题(深挖思政点)— AI工具赋能教学设计(融入思政策略)— 智能磨课(评估思政融合效度)— 课堂展示(动态生成价值引导)— 数据驱动评课(聚焦思政育人成效)”的创新教研。
英语组熊悦淼老师为四年级学生带来《Unit 2 My friends Part A Let's spell》一课。她以 BBC 发音视频、拆分拼读等多元活动落实 “sh” 音教学,融入海洋生物科普视频实现跨学科融合,在 AI 赋能下既夯实发音规则,又兼顾核心素养培养与知识实践延伸。
体育1组以“军事历练”为主题,设计了水平二多种方式的接力跑游戏,以93大阅兵解放军的严明纪律与协作精神为引领,结合军事背景PPT和AI动画人物沉浸式引导。
在团队配合与竞技挑战中,学生将深刻领悟纪律与团结的重要性,锤炼不畏挫折的意志,厚植爱国情怀,实现体能提升与品格塑造的双重成长。
体育2组设计叠罗汉课程,通过两人、三人到八人组合的阶梯式练习,结合核心力量训练与翻垫子接力赛,助力学生掌握支撑、平衡等动作要领。
融入思政元素与团队挑战,既提升身体协调性与爆发力,更培养协作默契、责任意识与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趣味运动中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科学组《纳米材料》一课,以新课标为导向,创新融合多元素。借助AI搭建虚拟实验平台,3D呈现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与应用场景,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课程融入学科思政,结合我国纳米科技突破与科研者故事,厚植科技自信。有效达成思维目标,契合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
美术组亮课——《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活化石”,与传承者守护的精神家园所展现出来的美好期盼,引导学生认识非遗作品,构建美好精神家园的意识。
课堂生动有趣,学生踊跃参与,运用AI技术,让学生在听觉、触觉、视觉上感受美好,寄情于此。课堂中不失时机的渗透思政教育,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和自己的责任担当。
音乐组以《雨花石》为例,融合AI技术与红色教育,实现艺术与思政双目标。通过AI软件辅助音准训练、轮唱创编,并结合情境体验、数字人对话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达成“技术服务于育人,艺术扎根于情怀”的教学理念。
信息心理组的心理课《做不被定义的自己》,以认知行为疗法与叙事疗法为支撑,运用匿名词云技术帮助学生发现“同类困扰”,有效消解个体面对标签的孤独感与羞耻感;通过“换视角、找例外、看未来、小行动”积极赋义四步法,引导学生改写负面标签,帮助学生在行动中强化“标签≠自我”的认知,实现情绪疏导与心理赋能的双重效果。
本次亮课活动中,各团队精准筛选富含思政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创新运用AI技术打造沉浸式情境、强化学习体验、实施精准引导,成功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深度融合,达成“盐溶于水”的无痕育人效果。相信,此次活动所点燃的教师教研热情、凝聚的集体智慧与催生的教学思考,已如颗颗饱满的种子在大家心中扎根,未来必将萌发成长,结出更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