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我校于6月13日邀请蓝天救援队给学生和家长代表们带来一堂防溺水安全讲座。


蓝天救援队的赵队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鲜活的案例和趣味十足的互动,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
“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赵队长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险的野外水域,如水库、池塘、河流等。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即使是熟悉的河道,也可能因水流湍急、水底地形复杂而成为“隐形杀手”。赵队长特别强调,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安全的场所,切勿私自到野外水域玩耍。




组织学生代表将脸浸入水中,埋头憋气,切身体验溺水的难受及自己在水中所能承受的呼吸极限,孩子们通过体验在水中窒息的感觉,感受在溺水时的恐怖感觉。




赵队长现场采访了大家的感受:
“太难受了,感觉呼吸不过来”
“还是外面的空气好啊”。
大家都表示,溺水的感觉太可怕了。


“如果不慎落水,该如何自救?”讲师详细讲解了保持冷静、仰面漂浮、利用身边漂浮物等自救方法,并邀请同学上台演示。在互救环节,讲师反复强调“见义智为”的理念:“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拨打报警电话,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同学们还学习了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竹竿、绳索等工具实施岸上救援。同时明确,一旦遇到危险情况,应第一时间呼叫大人,让大人实施岸上救援。






在讲解过程中,救援队队员还邀请同学们上台,进行模拟演示,手把手教大家正确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以及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现场气氛热烈。最火爆的是抛绳救援,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学习自制救援绳,并学会了怎么抛掷救援绳!







模拟落水场景超真实!孩子们轮流体验:
矿泉水瓶自制救生圈:把4个空瓶塞进衣服里,浮力足够支撑成人!用校服+空水瓶3秒就能变救生衣。







通过本次演练活动,让防溺水安全教育深入人心,达到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远离危险”的教育目的,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习了急救技能,掌握了基本的防溺水自救和互救知识,进一步筑牢了防溺水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