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
地点:铁一中
10月18日 我听了碑林区教学能手展示课,一共听了五节课,(二年级的统计、五年级的鸡兔同笼、三年级的千克和克、四年级的确定位置、四年级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我感受到每位老师在教学情境材料的选择、教学内容构思、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等等环节设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一、注重学生的知识起点,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比如千克和克这节课,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很少,如何在生活中感受千克、克?老师利用2袋食盐、水果、洗衣粉、食用油、零食等等学生经常见到的物品,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老师教学设计的都是在学生身边的发生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知识是静态,如何使静态知识生动化,情境化,老师通过这样的设计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类化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二、经历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鸡兔同笼这节课,通过老师画没有腿的鸡和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研究动物的腿的条数上面,调动课堂气氛, 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往往满足于得出结论。而对结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对过程的反思,缺乏进一步思考的耐心。并且这节课把列举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经历选择列举策略的过程,在列举过程中学生感悟方法的优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呈现出猜测、列举、假设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是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观察表格,通过表格规律的发现,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掌握。
赵小卫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