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我校开展第48期“一小有约”活动,当戏曲旋律在浐灞一小的校园里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西安广播电视台戏剧影视频道主持人杜鹃、易俗社演员和西安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走进浐灞一小创新小学的校园,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




活动伊始,杜鹃老师以“戏曲是什么”为切入点,为同学们搭建起戏曲认知的基础框架。从京剧、越剧等全国性剧种的特色,到秦腔作为西北“梆子腔”的豪迈风骨,她用通俗的语言将戏曲的多样面貌娓娓道来。



“戏曲的妆容”与“行当角色”成为最受关注的环节——杜鹃老师细致解读“生旦净丑”的角色区分,揭秘脸谱色彩背后的“性格密码”:红色代表忠义,白色象征奸诈,黑色寓意刚正,一个个鲜活的戏曲形象在讲解中变得立体可感,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探索欲。
理论讲解过后,易俗社演员王曼带来的现场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经典秦腔片段《薛平贵和王宝钏》中,她一开口便展现出秦腔韵味,一招一式尽显专业功底。

水袖表演令人惊叹不已,长长的水袖在她手中翻飞流转,如行云流水般演绎出戏曲的灵动之美,台下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互动环节更是热闹非凡。王曼老师耐心地教同学们戏曲演员的标准亮相造型,孩子们挺胸抬头、眼神坚定,模仿得有模有样。
家长们也纷纷上台,学习用团扇演绎戏曲动作,扇面翻转间,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中共同感受传统艺术的优雅与韵味。整个校园里,传统与童趣交融,艺术与欢笑相伴。




此次“一小有约”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戏曲艺术,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这份对戏曲的热爱与好奇,会伴随孩子们成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